滋维.博迪在《投资学》中是这样推理的:假设某个模型能够预测一个当前股价为100美元的XYZ股票将在三天内大幅度地涨至每股110美元。那么所有投资者通过模型预测了解了这一信息之后,将会做出什么反应呢?显然,他们将立即会把巨额现金投入到将升的股票购买上。然而,持有XYZ股的人绝不会抛售。这种反应的净效应会是股价瞬间地跳至110美元。换句话说,股价将即刻反应模型预测所暗示的“好消息”。
按照这种推理,如果新信息是可预测的,则可预测的信息就会成为当天信息的一部分反映在股价当中。所以,随(不可预测的)新信息变动的股价必然是不可预测的。这就是随机漫步理论。
进一步推理:如果股价变动是可预测的,那将会成为股市无效性的毁灭证据,因为预测股价的能力将表明所有已知信息并非已经在股价中反应。因此,股价已经反映所有已知信息的这种观点,被称作有效市场假定„„ 听上去很像绕口令?的确是这样。这一理论很好地诠释了罗素悖论的结论:严密的逻辑只能陷入自我循环而无法推导出新知。略加思索,我们就不难看出,这个理论首先通过有效假设炮制了一个新信息不可预测的定义,然后在这个炮制出来的定义基础上再循环回去证明先前的假设是成立的。
这个假设不符合现实之处在于:首先,并不存在所有人都掌握相同的信息这种情况,所以才会有分歧与交易;其次,我在杂谈之十的课后习题中探讨了另一种可能:即使拥有相同的信息,由于各自资产状况及经营目的的不同,仍有可能通过分工与合作的形式达成相反的交易。 譬如保险公司通过统计计算出海运沉船事故有千分之一的概率,但是他要收千分之三的保费。即使贸易商明知保险公司要赚取利润,但是为了经营的稳定,还是应该购买保险。
那么,市场有效吗?
在这一章的最后,滋维.博迪这样写到: 有一个关于两位在街上散步的经济学家的笑话。他们在人行道上发现了一张20美元的钞票,其中一位正要去拾起来时,另一位却说:“别费劲了,如果它是真的,早就有人把它拣走了。”
这个教训是明显的。对有效市场的过分教条的信念会使投资者麻痹,并会使人认为研究的努力是不必要的„„我们的结论是,市场是十分有效的,但是,特别的勤奋、智慧或创造性实际上都可以期待得到应有的回报。
我的观点略有不同。 1913年,福特汽车公司开发出了世界上第一条流水线,这让福特工厂的生产效率大大提高,远超同行,迅速扩张占领市场。但时至今日,所有的汽车工厂都是流水线作业方式,这让福特失去优势,甚至把沃尔沃出售给吉利。 这说明,从长期看市场是有效的,寻找一劳永逸的赚钱秘方注定要失败。但是把有效市场理论用于短期甚至瞬间,那就是荒谬的。 另一个例子是摩托罗拉投资的铱星公司(生产卫星电话)的破产,说明即使便有了勤奋、智慧与创造性,依然可能会落个人财两空的结局。
文明的进步,就是一个不断创新,再通过竞争实践汰劣择优的发展过程。 竞争固然会增加短期的摩擦成本,但即便是取得微小的效率提高,也可以在未来无限长的时间里把损失弥补回来。